眼見一位 有創造力新一代巨星的誕生!
收集中…
蕭煌奇--真情歌.黑色吉他.我們的故事--3張專輯
跳蚤市場 台北縣土城市學府路二段 104號(海山高工旁) 中古電腦 中古音響 中古電視賓冰箱洗衣機批發零售200 坪倉庫 現貨現場交易 超低價 歡迎到場參觀挖寶 0917-665-112 ; 0931-098-028 (阿德) www.zechess.com
近來越來越多人對 720p, 1080i, 1080p 解像度理解有所混亂,甚至不理解而有所猜測。
現在為這個問題做一些簡單解說。
一般肉眼觀看 DVD╱VHS 影片時已得到視覺上滿足,這兩者解像度約為以下 PAL (768x576 pixels),這就是影片的 Standard Definition - 標準清晰。
但這跟我們平日記憶的 4:3 解像度有所出入:
云云 640x480 就是 Standard Video Graphic Adapter (VGA) 解像度;
800x600 為 Super VGA;
1024x768 為 eXtended Graphic Adapter (XGA);
1280x1024 為 Super XGA。
再上還有 Ultra XGA 和 Quater XGA...
夠了,一個 19" LCD panel (1280x1024 - 1.31 Mega Pixels); 19" Wide (1440x900 - 1.3 Mega Pixels) 已經夠「執相」用。
更不用說 1920x1080 (2 Mega Pixels) 是「夠用有凸」。
再下去就是 interlaced 和 progressive 的分別。
P 的 progressive 跟平日用的 CRT, LCD 屏幕沒分別,也就是逐行掃瞄 (不用記,這「P」的確來得很無聊)。
I 的 interlaced 的隔行掃瞄即是把 vertical pixels 的 1080 圖點交替顯現。變相在約 1/60 秒內 1080i 視屏只能夠出現 540 pixels。
那麼餘下的 540 pixels 會以 interpolation 處理方式作出修正,確保畫面保持清晰。(見下圖)
高清、標清和傳統的模擬電視三者分別
電視畫面由眾多稱為像素的小點組成。像素數量愈多,畫面質素愈佳。傳統模擬電視廣播的畫面的
最高解像度是720(水平像素)x 576(垂直像素)。一般來說,
高清電視廣播的畫面的解像度至少為1024(水平像素)x 720或以上
(垂直像素),因此能提供比傳統模擬電視廣播更佳的畫面質素。高清電視廣播的畫面通常會以闊屏幕
(即畫面的寬高比例為16:9)模式顯示,而並非以傳統模擬電視畫面的一般方形屏幕(畫面寬高比例為4:3)
模式顯示。高清電視廣播也支援多頻道音響系統,令觀眾在家中觀看電視時,猶如置身電影院中觀看電影。
標清電視廣播可視為傳統模擬電視廣播的數碼版本,因為兩者的屏幕模式和解像度都相同。
不過,標清電視廣播的畫面沒有模擬電視廣播通常遇到的「鬼影」和「雪花」。
標清電視廣播和高清電視廣播是數碼電視可提供的兩個主要功能。
我們經常會聽說新機器喇叭要先Run一下才會好聽,比較順,甚至還會有些人故意要買展示品或二手機,我想是要省下Run機的時間和功夫,立即享受這個器材應有的音色水準。但是隨器材的結構、線路、零件等特性不同之故,使得Run機所花費的時間不相同,更可能因為Run機的方法不同,時間也不相同。
究竟Run機是Run那些東西呢?我們分下列三部份解說:
喇叭主要是Run紙盆和盆邊的膠邊、分音器零件,和線圈的銅線部份。通常新的喇叭紙盆和膠邊會比較緊,使得發聲時比較緊張,所以聽起來音場不夠開闊,低音不夠沈不自然,暫態響應也較差,分音器中的電容器也會因為久未充電而效果較差,不說什麼,連銅線通電一陣子會比較順是因為銅中的自由電子活動比較快了。
CD、卡座、唱盤等是把機械部位Run得比較靈活順暢。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些機構都是一件件金屬零件結合的,和汽機車一樣,如果沒先Run一陣子就不會很順暢。
電子電路中,大多是半導體,電容、電阻,其中半導體和電阻,Run的時間比較短,電容器可能比較長,電容器就像蓄電池一般,極片如果極化時恢復時間要很長,又電解液要較久的時間才會恢復正常。
如何把音響器材Run好呢?
Run喇叭時,可以用吸音較強的如棉被之類的把它包起來,也可以把兩聲道的喇叭相對,把其中一聲道的喇叭線正負反接,會抵銷一部份的音量。同時要選用較大功率的擴大機,以免開大音量產生削峰而損壞喇叭,音量要開得夠大但使喇叭不致於快承受不住。如果您常年只是開小聲來聽,那就不太容易把喇叭Run得很好。
機械動作部份,反正就打開讓它一直轉就對了,CD比較容,易,按下Repeat鍵就好了,連續兩三天後大致就很順暢。電子線路的零件,可能就要靠長時間動作才行,後級擴大機更可以到舊料店買大功率鋁殼的電組接成8的阻抗負載接上,泡到水中散熱;但要小心,別開太大音量,或者造成短路,免得機器沒Run好,先把它「燒」壞了。
DVD-Video 的基本規格
DVD-Video
影像 圖像壓縮方式 MPEG2 (MP@ML) MPEG1 (MP@ML)
像素數目 720 x 575 像素 (NTSC) ╱ 720 x 480 像素 (PAL)
水平解像度 約 500 TV 線
壓縮率 約 1/40
Video bit rate 9.8Mbps max (可變) 1.856Mbps max (可變)
Field/frame Field/frame
縱橫比 (Aspect Ratio) 4:3 / 16:9
(Pan & Scan, Letter Box)
聲音 聲音 8 Streams max
聲音方式 Dolby Digital AC-3 Linear PCM MPEG-1 audio MPEG-2 audio DTS (option) SDDS (option)
Audio bit rate 448kbps
max / stream
6.14Mbps
max / stream 384kbps
max / stream 912kbps
max / stream 1536kbps
max / stream 1280kbps
max / stream
聲道數目 5.1 max 8 max 2 max 7.1 max 5.1 max 7.1 max
聲音數碼化 壓縮 16,20,24bit 壓縮 壓縮 壓縮 壓縮
取樣頻率 48kHz 48kHz,96kHz 48kHz 48kHz 48kHz 48kHz
字幕 字幕 32 streams max
Bit rate 52kB max
像素數目 720 x 575 像素 (NTSC) ╱ 720 x 480 像素 (PAL)
顏色數目 16 colors
Beak 音場修正器
• 控制音箱共鳴
• 改善高音定位
• 提昇結像能力
• 修正房間音場
加拿大 Totem 設計師 Vince Bruzzese 是著名調音大師,把調音技術巧妙地應用於揚聲器的分音器內及調音附件之上,讓你感受聲頻傳導的最高境界
當揚聲器發音的時候,就會產生震盪,震盪會寄生於音箱頂部,造成音箱共鳴,影響正常音場。這些干擾嚴重影響高音頻譜的對稱度。
Beak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音場定位及結像合成。其形狀尺寸及曲線弧度都是經過嚴格設計,外部紋理構造是經過多重測試而釐定的。橫紋間距由底部一直遞增至頂部。事實上,這些橫紋是用來控制驅散失真的速度,協助高音單元伸延其頻率範圍。這些表面橫紋更有效地調控音頻及相位,讓你把音頻凝聚於特定空間,提昇結像力及修正三維立體音場。
當Beak被適當擺放後,高音頻率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及可被量度的。在8kHz至20kHz的頻段中,高頻的線性表現得以明顯改善。從而提昇音場定位及結像能力。當進入分頻點範圍時,Beak有助緩和主軸音頻沈降現象達1.5dB,增加高音及低音單元的和諧連貫性,完善整體頻寬,增強動態及速度,把完美聆聽音場,推進至更高境界。
研發概念
當揚聲器發音的時候,就會產生震盪,震盪會寄生於音箱頂部,造成音箱共鳴,影響正常音場。這些干擾嚴重影響高音頻譜的對稱度。
擺放Beak於音箱頂部,有效控制音箱相互間之音場共鳴,改善高音定位及調控整體音場。
Beak是經過細心研究及精密計算而產生的。外表奇特,酷似鷹咀,內藏高新科技,有效控制音場定位。物料經過嚴格挑選,形狀及物料都不能改變,否則影響表現能力。
形狀
Beak是一體化磨臼而成的,形狀經嚴格規定,有效控制音箱共鳴及導引音頻放射。音箱震盪所產生之共鳴失真常處於特定頻段中。Beak把這些失真集束於特定管道,經由內部導引至頂部的發射點,因而鑄造成鷹咀的形狀而得名Beak。鯨魚及鳥類的咀部可以導引音頻,而Beak就把音箱產生的震盪導引開來。
Beak的主要作用及原理
Beak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音場定位及結像合成。其形狀尺寸及曲線弧度都是經過嚴格設計,外部紋理構造是經過多重測試而釐定的。橫紋間距由底部一直遞增至頂部。事實上,這些橫紋是用來控制驅散失真的速度,協助高音單元伸延其頻率範圍。這些表面橫紋更有效地調控音頻及相位,讓你把音頻凝聚於特定空間,提昇結像力及修正三維立體立場。
規格
當Beak被適當擺放後,高音頻率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及可被量度的。在8kHz至20kHz的頻段中,高頻的線性表現得以明顯改善。從而提昇音場定位及結像能力。當進入分頻點範圍時,Beak有助緩和主軸音頻沈降現象達1.5dB,增加高音及低音單元的和諧連貫性,完善整體頻寬,增強動態及速度,把完美聆聽音場,推進至更高境界。
我們一般見到的,一體化擴音機(合併機(Integrated Amplifier)),其實內裡包含前級(Pre Amplifier),後級(Power Amplifier),在這一集就簡單解釋一下這幾種Amplifier不同之處和作用.
前級(Pre Amplifier):
前級擴大機,是承受來自CD、 DVD或LP唱盤、FM/AM調諧器、錄音座…的訊號,放大後去驅動負載,它的負載是後級。我們應先明瞭兩點,1).前級擴大機可以不單獨存在,它也可以和後級共存。2).除放大訊號去後級外,它還兼具阻抗變換功能。因為前級要承接許多訊源 (source),有CD、調諧器、DVD、錄音座,這些訊源的阻抗極可能都不一致,送到前級就可以先做整合。但以目前的電路設計,這些訊源器材都有傾向低阻抗輸出特性,比較容易匹配後級,3).用來調節音量,4).選擇不同訊源 (source).
後級(Power Amplifier):
後級的說法亦有不同,後級擴大機或功率擴大機,Main Amp.或Power Amp.皆可。如同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也是將輸入訊號放大至足以驅動負載,後級的輸入訊號很單純,就是承接前級的輸出。但後級的負載是喇叭.
合併機(Integrated Amplifier):
前級與後級裝在同一機箱內,就是合併機(Integrated Amp.)。或者你會諗:又是一部機,又是前級+後級,這樣應該同前後級分別不大,但是合併機內的前級與後級電子線路,會比獨立的前級與後級精簡不少,所以不少追求靚聲都會分開玩前級與後級.
而在此順帶一提,家庭影院擴音機(AV Amplifier)同樣屬於合併機(Integrated Amplifier).
家庭影院擴音機(AV Amplifier):
家庭影院擴音機(AV Amplifier)主要特色是將音頻audio及視頻video結合在一起,音質上或許有所妥協,但它確是普羅消費者的最愛。一面看dvd碟,一面聽多聲道環繞音效,是不是比純聽音樂更享受.
[ Inspected: Reply]
擴音機(amp)的種類
擴音機(amp)的種類大致可分為,A類\AB類\B類\C類及近期興起的D類 功率放大電路(常用在音響系統的後級擴大).
A類放大:
A類放大具有最佳的信號傳真性(電壓波形幾乎無失真),但卻相當耗用電能,一般來說電能利用率只有20%-30%,舉例而言,倘若供應100W電力給A類放大機(擴大機),最後真正輸出到喇叭發聲功率的只有25W,其餘的75W統統是放大系統運作過程中的耗用,而且此一高耗能也會產生高廢熱,需要在放大電晶體上配裝厚高的散熱片來幫助散熱。雖然A類電能利用率差,但信號完整是其可取之處,所以依然用在高檔專業音響中,發燒友為了享受無失真的完美音質,不會太在乎多耗3倍的電能。
B類放大:
B類放大,其電能利用率較高,理想上可至75%,但卻有交越失真的問題,上下波形中有一者會遭部分截斷,而無法全波完整放大,如此若用在音響系統就會有明顯的聲音粗糙變質。
C類放大:
C類放大比B類更糟,上下兩波形都失真,因此更無法用於傳真性的放大應用中,多半只用在無線通訊的RF射頻系統上。
AB類放大:
既然A類波形佳、用電高,而B類卻是用電佳、波形稍差(介於A類與B類間),因此人們有了彌補的想法,同時用上2個B類放大電路,將兩者所剩的完整半波予以合併,以此達到與A類相同的全波效果,此即是所謂的AB類放大(運作電路來自2個B類,呈現效果卻近A類),且用電上依然低於A類,若要同樣實現一個輸出放大達25W的系統,A類整體需要100W,AB類約只要66W,如此連散熱片的體積也可以因此精簡。今日絕大多數的消費性音響及視聽設備都是用AB類。
D類放大數碼AMP
D類放大的原理,與ABC三類不同的,D類不是利用功率電晶體的線性工作區間特性來放大,不是用類比原理來放大,而是用上電壓比較、脈寬調變等技術來放大,也因此有人稱D類放大為數位式功率放大或數位功放,其能量轉換效率達80-90%,而且熱量不高.
瞭解原理後,再進一步去瞭解D類方式所呈現的優缺點,缺點是以調變程序所形成的放大必然與原始信號有些出入,但在一般消費性的音樂播放上依然可被接受,相對的D類放大提供了更多的益處,主要是極高的電能利用率,純理論上是100%運用,實務上也經常在80%、90%的層級,比AB類更佳,也因此可再降低散熱片的倚賴性,甚至在低功率時可完全將散熱片捨棄。此外連同其相關組件所需佔用的電路面積、體積,以及電路簡易性等,亦都是D類較優異。
轉貼--環繞音響系統介紹(1)
AV喇叭包括哪些東西?
環繞音響系統和兩聲道音響系統,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喇叭數量的多寡。從音響發展的歷史來看,從單聲道、立體聲(二聲道)到多聲道(環繞音響),對「音場」的描述是愈來愈具體。單聲道系統,聲音就是在前方中央,沒有左右之分;而演進到立體聲之後,音場就有左右之分,您可以聽得到吹薩克司風的樂手站在中央、Double Bass在右邊、爵士鼓在左邊,確實比起單聲道系統已經改進了不少,但在正常的情況下,立體聲系統所呈現出的音場僅止於「聆聽者座位的前方」,而環繞音響系統還加入了環繞喇叭,使整個音場再向後延伸,包覆聆聽者的座位,您不只可以聽到前方樂手的演奏,您還可以聽到聽眾在您的後方、側方的喝采歡呼聲,讓您完全進入演奏的現場,這就是環繞音響系統的魅力。
環繞音響系統要包含哪些喇叭才算完整?一套完整的環繞音響喇叭系統通常包括兩支主聲道喇叭、一支中央聲道喇叭、兩支環繞喇叭和一支超低音喇叭,我們就先從各聲道喇叭負責的區域開始說起。
環繞系統的喇叭如何分工
就兩聲道音響來說,左、右聲道喇叭負責全部的聲音,然而對環繞系統而言,左右聲道所表現的只是「音場的一部分」而已。我先舉左聲道喇叭為例,不論是Dolby Pro-Logic、Dolby Digital(AC-3)、dts或是THX系統,左聲道喇叭所負責的區域是從音場的左側到前方中央偏左的部分,而右聲道喇叭所負責的區域是從音場的右側到前方中央偏右的部分,我這麼說,您搞糊塗了嗎?沒關係,我再講明白一點:在兩聲道系統中,兩支喇叭之間的音場靠的是它們之間的「結像」,因此不論是音場中央、中央偏左或是中央偏右的音像,都必須由兩支喇叭共同負責;相對於環繞系統,左聲道喇叭不負責前方音場中央偏右的部份,右聲道喇叭也不負責前方音場中央偏左的部份,這全都是因為環繞系統中有中央聲道喇叭的緣故。
中央聲道喇叭負責的區域又是哪裡呢?讓我這麼說好了,只要是左右聲道喇叭之間的聲音都有它的份,假使您已經在用投影機,打到80吋以上的銀幕,左右聲道喇叭的位置分踞銀幕的左右兩側,這個時候,只要是出現在銀幕上的東西所發出的聲音,中央聲道喇叭都要負責其中的一部份,不是只有對白而已。我再強調一次:凡是出現在銀幕上的東西中央聲道喇叭都要參一腳,不是只有對白,就是爆炸、撞車也有它的份。中央聲道喇叭有多重要?只要您是用Dolby Pro-Logic、Dolby Digital、dts或是THX等等電影環繞模式,中央聲道所負責的部份就佔了所有電影音效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整個環繞系統所有的喇叭之中工作最吃重、也是最重要的一支喇叭。不過,在某些非電影用途所使用的音樂環繞模式中(音樂DSP),中央聲道的工作就不是那麼吃重了。比如像Yamaha的音樂DSP模式在運作時,就乾脆把中央聲道「廢去武功」,由左右聲道喇叭來負責前方所有的聲音成分,當然,在這個時候左右聲道喇叭才是整個環繞系統中的要角。
「上方音場」怎麼來的?
環繞音響系統之所以能夠營造出完全覆蓋聆聽座位的音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環繞喇叭這項配備。您或許會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就是座位後面多了一對喇叭嗎?應該也就是前面和後面有聲音罷了,你說「覆蓋」是什麼意思?通常環繞喇叭我們建議高度高於頭部至少
在兩聲道系統上,或許您用了很好的器材、很好的喇叭,加上您替喇叭擺位的功力與經驗,或許您可以聽到的不只是音像左右的差異,就連音像的深淺、高度都能夠表現X來,但是,這也儘止於「聆聽座位前方的音場」,音場最多只能到您的側方,永遠不會完全覆蓋聆聽座位,更別說是座位的後方有音場了。環繞音響系統正是因為有環繞喇叭這項配備,才可以完整地創造出一個三度空間的音場,只要您具備調整環繞音響系統的知識,您可以不必用到高價的器材、高價的喇叭,一樣可以營造出完整的三度空間音場,這是兩聲道系統很難辦得到的。
所有的喇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低音單體比高音單體大,想要得到足夠的低音,就必須能推得動更多的空氣才行,相對地,低音單體所消耗的電能也遠較中高音單體來得高,想必擴大機推動起來會較為吃力。家用環繞系統裡,為了不使中央聲道喇叭擋到銀幕,通常中央聲道喇叭的體積都不大,因此中央聲道喇叭不能夠裝上更大的低音單體、箱內的容積也受到限制,而不能夠有良好的超低頻延伸,這個時候就需要由主聲道喇叭來負擔原先中央聲道的極低頻,如果主聲道喇叭的體積也不大,整套環繞系統的極低頻就不理想。然而只要主聲道喇叭低頻延伸夠好就行了嗎?這個問題並沒有想像中的單純,其中關連到推動主聲道的功率擴大機是不是能夠把主聲道駕馭得很好,是否能夠負荷的了主聲道喇叭低音單體所需要的大量電能,而大多數的AV玩家所使用的AV中心功率與電流輸出能力都有限,能否把極低頻推得好值得懷疑。
為什麼要有超低音?
其次,低頻的波長遠較中高頻的波長長了非常多倍,相對地低音單體相對於空間的影響也更為敏感,因此您為了顧及音場寬度與音像的定位,將主聲道喇叭擺好時,事實上可能只是對中高音有利而已,對低頻的響應可能是很糟糕的狀況;相反地,如果您只是顧及低頻的響應來調整喇叭的擺位,其結果可能是音像的定位變得一蹋糊塗。在這樣的使用條件之下,您就必須在音場表現與低頻表現之間取得一個「妥協」的平衡點。或許您想要問:我不要妥協,兩者我都要最好!有解決的辦法嗎?答案是肯定的。
最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把超低音的部份與其他部份分離開來,自己獨立做成一個喇叭,這就是超低音喇叭。這個概念並不是只有用在環繞音響系統而已,實際上像兩聲道音響系統中也有這樣的產品,例如著名的Genersis 1就把超低音的部份獨立出來做成超低音柱,用特製的伺服擴大機來推動,不但可以將音場調好,還可以個別調整超低音喇叭的位置,以求得超低音與空間的最佳響應。獨立的超低音喇叭除了克服了一部份擺位上的難題之外,更重大的意義是「讓低音更有效率」,這怎麼說呢?您還記得在環繞處理機或AV中心上面的超低音信號輸出端子(Subwoofer Out)吧?在超低音信號輸出之前,除了要將各聲道的信號匯集起來之外,它還要通過一個重要的電路,那就是「低通濾波器(LPF,Low Pass Filter)」,把極低頻以上頻段給過濾掉,只保留超低音信號輸出,這相當於是替超低音喇叭作「主動式電子分音」的動作,這麼一來,推動超低音的放大電路等於「直接」驅動超低音單體,中間沒有經過被動式的分音網路而使放大電路的功率消耗在被動式分音器上。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環繞音響系統之中,如果您配備了超低音喇叭,主聲道、中央聲道及環繞喇叭的體積都不需要做得太大,低頻響應只要能延伸到60Hz左右就已經夠用了,對空間大小受限的居家空間來說,能夠縮小這「一堆」喇叭的體積,在裝設、擺位上能夠更具有彈性;況且,主聲道、中央聲道及環繞喇叭的極低頻信號已經在環繞音效處理器中已經先被過濾掉了,推動這些喇叭的功率放大電路無須再去負擔超低音的功率需求,只需要把低頻上段和中高頻推好就行了,工作自然輕鬆了許多。因此我們常說超低音喇叭是環繞音響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配備,特別是使用AV中心的玩家更是如此。
何謂主動式喇叭及被動式喇叭?
主動式(active)喇叭:
主動式(active)喇叭,是將喇叭和驅動它的擴大機電路做在一起,驅動其喇叭單體是靠內建擴大機,而非外接擴大機。一般常見的主動式喇叭有:超低音喇叭、多媒體喇叭、和落地型喇叭的低音部份。消費者在比較各家擴大機時,應注意音響店在展示時所推動的大型喇叭,是否為主動式的?若是,此主動式喇叭表現很好時,並不是外接擴大機的功勞。至於要如何判斷喇叭是主動或是被動的,可檢查喇叭後面接線,只接一條喇叭線的,它就是被動喇叭;相反的如果喇叭後面除了接喇叭線外,還接了AC電源線,那它就是主動的.
被動式(passive)喇叭:
被動式的喇叭,是將喇叭和分頻線路做在一起,內部沒有擴大機,因此它需要一部外接的擴大機。一般市面上看到的喇叭,多屬於被動式的分音(包括 ND-100 ),被動分音網路是由電阻、電容、電感 ( R,C,L )等擔任,這些都是被動元件,被動式分音器除了分音外,還要考慮單體間的阻抗和效率,還有喇叭單體因頻率改變而變動的阻抗。
喇叭的基本發音原理簡介
[ Inspected: Reply]
喇叭可用來發聲,日本雜誌稱為<揚聲器>,大致分類可分成『主動式喇叭』、
『被動式喇叭』,即含擴大機的稱主動式,不含擴大機的稱為被動式。
但若從設計原理來分的話,又分成『擴散式喇叭』、『號角式喇叭』、
『同軸式喇叭』,我們一般常見的喇叭皆是第一種喇叭,號角式喇叭及同軸式
較不多見。
喇叭材質的構成很簡單,由外表看到只是一個木箱及幾個單體而已,通常會有
保謢網罩,但其內部的發音原理呢?以電腦來說,當喇叭接受到由音效卡的輸
出端輸出訊號時,會啟動擴大機的電流,而電流的正負電會使喇叭單體上線圈
產生磁場反應,我們用兩片磁石來比喻,當正極和正極在一定的距離時會互相
排斥,而負極和正極會相吸引,這種原理連小學生都會,但喇叭單體的確是靠
這個原理來發音的。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磁場是如何運用於聲音的,這必需先瞭
解到單體的相關名詞了,首先我們打開我們的音箱(喇叭)將網罩拿開,會看到
這個音箱中裝了幾個單體,最上面的單體通常很小,是高音喇叭,底部較大的
一個則負責中低部份---若閣下的喇叭是三個或多個單體的話,最底下最大的通
常是低音喇叭,而中等大小的則為中音喇叭。而單體表面會有一種類似橡膠的
圓型模,那是共振用來發聲用的,這種材質不一定全是橡膠,亦可是紙盆及金
屬製或陶磁製,但有一個要素即要輕、要硬、要薄,如此才可達到發音的目的。
電流給線圈的的電發生磁場效應,正極-正極時會排斥<此時會振膜會往內收>;
負極-正極<此時振膜會往外擴>,這瞬間一收一擴的節奏會造成WAVE-聲波或氣流
,而產生聲音,和我們講話的喉嚨振動是同樣的效果。
接下來談喇叭音箱內部的一些架構,由背部將音箱的背板拆下,可看到一些電線
及分頻器---負責將高中低音往不同的單體送,若分頻器有二個的話,稱二音路喇叭
、三個分頻器的話稱三音路喇叭,可能達到四音路或五音路設計嗎?只要你喜歡有什
麼不可以,但不一定需要如此多音路設計。
除此之外還有會塞一些吸音綿,並看到音箱的隔間,有些會有一個圓孔---
正面、背面都可能,稱擴散孔,而無擴散孔的稱密閉式喇叭。
簡易的的喇叭選擇方法,先看音箱材質,塑膠的最差,因我們由喇叭發音原理中
知道單體靠共振來發音的,而塑膠外殼的共振聲最差。木質音箱會比較好些,若
是甘蔗板作的音箱也不好,密集板的音箱會有較好的表現,原木木板是不太可用
於低價喇叭的,否則會比以上都好些,簡單的說硬度要夠,用手指敲擊全部外殼
聲音越平均的音箱越佳,那代表音箱的構造密度較平均,故共振干擾較少。
簡易的改善喇叭音質的方法,有人用吸音綿來改善聲音、有人用角椎來墊在喇叭
下面、換較粗的喇叭線、更換內部配線---用較好的銅線來更換原來的配線、
換輸出入端子的插座為鍍金的、擺位的角度變化求出最佳角度、換被動式喇叭
加上一台擴大機,以上方法皆有效果。
但另有一個較少人知的方法是貼一元的硬幣,我大略的介紹方法,用手指敲喇叭
音箱找出共振聲音最大聲的點,計左右背上下五個地方,用快乾將五個一元硬幣
貼在點上【若貼在外側不好看,可貼在內部看不到的地方】,如此花二十元不到
的施工,可以提升至少幾倍的效果,一對仟元左右的喇叭會比兩仟元的喇叭好上
許多。
當您看完以上簡介後,要大略判斷喇叭好壞還是有一些問題的,至少您要看完以
下的數據才可能達到基本要求,主動式電腦喇叭常看不到規格標示,是不是我們
玩電腦的都是音響白癡呢?或是我們不用懂這些基本功夫呢?例如這對喇叭音頻
是多少呢?<20-20000H赫茲>,阻抗是多少呢?<4,6,8歐姆>,分頻點是多少呢
?<低頻至中頻是多少HZ,中頻至高頻是多HZ>,輸出功率是多少瓦呢?瞬間輸出
功率呢?訊噪比是多少db呢?為何我們家用的喇叭
O800瓦大功率的,聲音像玩具音樂盒呢?這些問題我保留給各位先進朋友去省思
,如果可以從中發現奧秘的話,那本文的目的就達到了。